半岛体育近日,“滨海科学城—深海重器·科普强国梦”科技志愿服务活动在中船重工大厦举办。来自滨海新区的青少年们走进中船重工船舶展厅,在与核潜艇科普资源的近距离接触中,沉浸式触摸中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脉络,缅怀“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院士半岛体育半岛体育,让科学家精神在青少年心中扎根。
活动现场,中船海顿科技志愿服务队的专业科技志愿者率先带领青少年开启展厅探秘之旅。玻璃展柜里的核潜艇模型棱角分明,墙上的历史文献泛黄却清晰,技术参数展板上的数据凝聚着攻关足迹——这些实物与资料直观铺展开中国核潜艇“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成长轨迹。科技志愿者结合珍贵的历史影像片段,从核潜艇的构造原理讲到作战性能,从深海装备的技术突破讲到国防安全的重要价值。最让青少年驻足凝神的,是黄旭华院士的事迹:“隐姓埋名三十载半岛体育,他在荒岛之上带领团队啃下‘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硬骨头,用算盘演算核心数据,拿胸膛堵住试验漏洞……”当科技志愿者讲到这里时,展厅里格外安静,“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科学家精神,顺着故事悄然浸润了孩子们的心田。
带着刚汲取的知识与感动,青少年们转入“小小讲解员”实践环节。在普汇青年科技志愿服务队志愿者的手把手指导下,孩子们分组梳理讲解要点,对着模型反复打磨话术,原本略带生涩的表述渐渐变得流畅有力。“这是我国第一艘核潜艇‘长征一号’的模型,它的下水让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一位中学生在讲解时,攥着拳头说出“中国力量”四个字,眼里闪着光。一旁的家长们纷纷点头半岛体育,有家长感慨:“不只是学了硬核知识,孩子敢讲了、懂敬畏了,这份家国情怀比什么都珍贵半岛体育。”
“作为军工企业,开放科普资源、普及国防教育是我们的责任。”中船海顿科技志愿服务队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次联合区科协搭台,就是想通过“沉浸式看+实践讲”的方式,让青少年真正走近国防科技,感受其中的力量。
此次活动由滨海新区科学技术协会、中船海盾(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天津市普汇青年科技志愿服务队协办。滨海新区科协科普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会继续联动辖区内的优质企业与科研机构,打磨更多像“深海重器”这样的特色科技志愿服务活动,帮青少年拓宽科学视野的同时,让科学家精神的情怀厚植心间。
原标题:《【全国科普月】深海重器引航青春 “滨海科学城”科技志愿服务活动点亮强国梦》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